原文網址:https://reurl.cc/OEk249
文章來源:ScienceNewsExplores
一項在猴子身上進行的實驗證明,少量的壓力,對人類是有好處的。
幼年時期失去住所、失去父母,這真的非常艱辛。那麼,完全沒有壓力,是不是最棒的成長環境呢?研究顯示,完全沒有壓力,並不是全然的好事;少量的壓力,能幫助孩子打造堅強的心志。
Megan Gunnar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發展生物心理學家,專門研究成人與孩童是如何處理壓力。她指出:「人們是在處理壓力時,學習如何適應環境的。」
人們會因為被家暴或是父母去世等因素,感受到極度的壓力,產生無助感,以及「很害怕會再度發生」的心理情結。經歷壓力之後,往往會有一種「人生好難」的感覺。不過,Megan Gunnar說,「藉由家人或朋友的協助,我們可以戰勝這樣的感覺,而且,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況,我們會變得更堅強。」
經歷負面經驗,還能回復原本的心理狀態,這就叫「韌性」。2010年,美國有一項研究,目的是在瞭解痛苦跟壓力如何影響人們的韌性。實驗中,研究者在2,398位成人身上測試,請受試者回答關於心理狀態跟健康等相關問題。研究結果顯示,成長過程的順遂程度,會影響日後是否有重大疾病以及婚姻問題。
成長過程中,經歷過少許困境的人,長大後會有比較少的問題,而經歷過巨大困境的人,長大後則有比較多問題。有趣的是,完全沒有遇過困境的人,長大後遇到的問題,卻比經歷過少許困境的人更多。
David Lyons是史丹福大學的行為神經學家。他的研究團隊在2019年11月的科學期刊上,發表了一篇文章。這個研究如果人類身上測試,會有爭議性,所以是用還沒達到青春期的松鼠猴來進行。實驗中,松鼠猴經歷不同程度的壓力。
第一組松鼠猴完全沒有任何壓力,牠們跟自己的媽媽跟手足關在同一個籠子裡,有足夠的水跟食物,還有玩具,松鼠猴在實驗室裡過得很快樂。第二組是有些微壓力的松鼠猴,牠們跟手足關在一起十天後,會被帶開一小時。第三組松鼠猴,每天會被手足隔離一個小時,而且在這個小時中,無法見到自己的媽媽。還有另外兩組松鼠猴,則是每天都和媽媽及手足分開,牠們的壓力又更大了。
兩週後,每隻松鼠猴都跟自己的媽媽被帶到一個新的籠子裡。研究者想要看看,松鼠猴會不會離開媽媽,自己去挖洞。這些松鼠猴在被移籠的期間,以後移籠後,也會被研究人員抽血,來檢測血液中的皮質醇(屬於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之中的糖皮質激素,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,又被稱為「壓力荷爾蒙」。)
總體來說,第二、第三組松鼠猴,比起其他組松鼠猴,更願意離開媽媽,也更願意去探索新環境。也就是說,有少許壓力的松鼠猴,比起完全沒有壓力或是有極大壓力的松鼠猴,表現得更好。
松鼠猴血液中的皮質醇也顯現了同樣的結果。被曝露在少許壓力之下的松鼠猴,比其他組松鼠猴更快降低了皮質醇。
從松鼠猴的例子,我們可以得知,想要孩子健康地長大,其實得讓他們學會「如何去應付挑戰及變化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