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utterstock_446551447.jpg
文章來源:verywell family
原文網址:
https://reurl.cc/kVMOXx

孩子哭鬧,就是父母惡夢的開始。哭鬧聲就好比用指甲刮黑板,會馬上引起關注,還會造成神經緊繃。研究顯示,最分散人類注意力的聲音,其中之一就是哭鬧聲。就像魚丟到水裡就自然會游泳,孩子生來就知道要靠哭鬧引起關注。

但這個問題並非無解!當孩子日漸長大,哭鬧就會日漸減少。小學學齡的孩子不太可能隨便哭鬧,特別是那些常得到關愛、被教導哭鬧並不能有效表達感受的孩子。
 

當孩子因為不開心或受挫而哭鬧,不同的應對方式,會有很不同的後果。
 

以下七招可以有效抑制哭鬧:
 

1. 改變想法。孩子不是故意要逼瘋父母,是因為受挫或有話想說,只是他們選擇用哭鬧表達。成長過程中,試圖表達需求及渴望,其實不是壞事。

 

2. 找出導火線。孩子是不是累了?肚子餓了?或想要父母陪伴?是不是家裡或學校有新的變化,讓他無法適應,像是多了個新生兒?找出對應方式,可以試試親子共讀、一起做小點心,或出去騎腳踏車,多陪陪孩子,就能抑制哭鬧跟其他負面行為。

 

3. 辨識哭鬧場面。年幼的孩子可能沒有意識自己在哭鬧,父母可以用輕鬆的口吻告訴他:「大人也有不想做的事,我也不想早起去上班,或是整理房子,如果大人也哭哭啼啼怎麼辦?」你可以示範哭鬧,但注意,示範過程中,不要存著取笑的心態。
 

4. 明確告知不能接受。必須讓孩子知道,哭鬧不是表達情緒的有效方法,就像不能隨便打人一樣。告訴孩子,哭鬧讓人不愉快,也無法因此獲得想要的東西。冷靜告訴孩子,停止哭鬧,用正常的聲音說話,你才能聽懂他想表達的事。

5. 冷靜。當孩子開始哭鬧,在心中寫個「禪」,冷靜再冷靜。當孩子跌倒,會先轉頭看父母的反應,再決定要哭多大聲。如果孩子知道你會被哭鬧制約,想要什麼都買、都給,那他就可以為所欲為。

6. 別輕易屈服。孩子哭著要買糖果、玩具,買給他不就得了?是沒錯,但這等於變相鼓勵他,以後都能用哭鬧來達成目的。
 

7。貫徹始終。不能從一而終,一定會失敗。今天告訴孩子,不能隨意哭鬧,明天卻要什麼買什麼,你就打破了自己訂下的教養原則。

arrow
arrow

    小矮人研究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