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來源:empoweringparents.com
原文網址:https://reurl.cc/bGn1mo
孩子都不想面對錯誤帶來的後果,所以會找藉口來脫身。大人聽到孩子的藉口,往往會不高興,但通常會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,因為,孩子聽起來是多麼的無辜啊!
當孩子用藉口來逃避責任時,就開始了惡性循環,因為,他們就需要愈多的藉口來圓謊。
真實世界並沒有這麼好呼嚨。在學校不能對老師找藉口、出社會不能對老板找藉口、婚後不能對另一半找藉口。牽涉到法律責任時,更不能使用藉口。
所以,父母不該接受孩子找藉口。因為,父母的責任就是為孩子做好準備,讓他們有能力面對真實世界。
有時,孩子的藉口真是超乎想像的瞎。瞎到讓父母很爆氣,但是,與其跟孩子吵,不如把重點放在,如何讓孩子承擔責任。
舉例來說,孩子在半夜偷溜出門,還說想出去走走,又不是他的錯。
建議你這麼處理:
客觀地描述情況:我們發現你昨晚偷溜出門。
簡單、明確地點出問題:這不符合規定,而且有安全上的疑慮。
說明後果:做為處罰,你明天不能出去玩。
公事公辦地處理情況,別要求孩子詳述偷溜出門的原因、別討論這是不是道德問題。
以下有九個小撇步,幫助你教導孩子別找藉口,並承擔應付的責任。
1. 當下指認藉口
當孩子轉嫁責任時,當場指認:
「你比規定的時間還晚回家,而且沒有先打電話回來告訴我。」
讓孩子知道,他們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2. 重點是行為,而非藉口
兒子是不是打人?女兒是不是沒做功課?
讓孩子好好檢視自己是否有缺失。記得,明確說出你看到的事實。
別讓孩子有機會轉移話題,否則,他們就不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。
3. 對話簡單明瞭
指認不正當的行為、指認他們做的錯誤決定。跟孩子談談,採取別的行為,會不會有更好的結果?
別跟孩子討論道德問題,否則就模糊了焦點。記得,重點是「行為」。
4. 一起檢視過程
當你跟孩子都冷靜下來,就一起檢視、討論。
父母:「如果剛剛我們架了一台錄影機,會錄到什麼樣的情況?」
孩子:「妹妹拿我的平板,所以我就打她。」
父母:「你還可以有其他很多處理方式。下次,你想怎麼處理?」
孩子:「下次我可以把東西放在比較高的架子上,這樣妹妹就拿不到了。」
如果孩子想不到該用什麼其他的方式處理,你可以幫忙一起想。
父母:「如果不知道怎麼處理,你可以來跟我說,我會幫你一起處理。」
協助孩子,讓你們都能用比較客觀的角度,來看待整個情形。
角色扮演也可以提供很多幫助。你們可以練習,下次再遇到這個情況,該怎麼處理。指導孩子一些台詞、動作,把「角色扮演」當作下次遇到類似情況的預演,並幫助他們改變行為。
5. 以身作則,當個負責任的大人
身為父母,你的角色就是設定界線,教導並監督你的孩子。以自己的行為來教導孩子,什麼能做、什麼不能做。
如果你把事情搞砸了,別找藉口。你希望孩子如何去處理類似情形,你就要自己先做給他看。
「我今天下班回家時,情緒很暴躁,真的很抱歉,我不該對你大吼。下次,工作上有什麼不開心的事,我會在下班前找個時間好好沉澱,等心情平復後再回家。」
這就是以身作則,教孩子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不但要指證自己的錯誤,為此道歉,也要提出下次改進的方法。
6. 藉口,一次都不行!
藉口不管出現幾次,都不能接受!就算你曾讓孩子正視自己找藉口的錯誤行為,也不代表他們將來就不會再找藉口。他們也許會用其他方式來掩飾自己的錯誤,像是改變話題,父母一定要堅持下去!
當孩子負起責任,父母要正視、稱讚孩子。讓孩子知道,你真的很開心他們沒有用藉口來掩飾錯誤。
7. 冷靜,公事化地處理
孩子找藉口時,父母要保持冷靜,別情緒化地跟孩子吵。讓孩子知道,爸媽也不會因為情緒來了就發脾氣。以身作則,教導孩子當個負責任的人。
孩子找藉口時,請好好地跟他一起坐下來,檢視他的行為,談談發生什麼事。
「你剛剛推弟弟。在家裡使用暴力,是不允許的,我也不能接受藉口。下次,如果弟弟惹你生氣,你會怎麼做?」
當你述說後果時,也要公事公辦,而且一定要確認,這樣的「後果」會對孩子起作用。因為,父母不可能用處罰讓孩子馬上就改善,你只能用有效的「後果」,來激勵孩子,讓他們有「比較好的行為」。
8. 給孩子修正的機會
當孩子意識到錯誤時,給他們機會,讓他們做出修正。
「道歉」跟「修正」的差別在哪呢?「道歉」代表你對於你的行為感到後悔,這很重要。但「修正」比「道歉」更深一層,因為「修正」才能改正錯誤。
人不可能用言語就對情況做出修正。「抱歉」並不只是嘴巴上說說而己,要用行動來導正情況。如果孩子把哥哥的玩具弄壞,他可以「修正情況」,像是代替哥哥做被分配到的家事。
「修正」跟「藉口」完全相反,「修正」是負責任的具體行動。對孩子來說,要修正情況不是很容易,但一旦踏出第一步,以後就容易多了。而且,一旦他們改變了行為,也不會這麼常犯錯,更不用常常做出修正。
9. 提醒孩子,他們是有選擇的
人都可以選擇,孩子也一樣。他們可以選擇要不要守規矩,在大多數的情況下,他們可以選擇,要做對的事,還是做錯的事。
舉例來說,青春期的女兒,跟朋友出去玩到比較晚,眼看就要錯過她跟你約好的回家時間,她可以選擇傳簡訊告訴你,或是打給你,請你去載她。如果她選擇找藉口,怪朋友擔誤時間,讓她沒辦法準時回家,那就很不智了。她有能力掌握自己的行為,不該扮演受害者。
提醒孩子,愈能掌握自己的行為,愈能為自己負責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