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shutterstock_15553081.jpg
文章來源:Science News for Students
原文網址:https://reurl.cc/E2ggda

研究顯示,寫字會啟動腦部運作,有助學習、增強記憶。

上課筆記,與其打字,不如手寫,寫字可以啟動大腦記錄新資訊。

寫筆記可以加強記憶、增進學習效能。雖然科技很必要,不過,比起打字,寫字更能激發大腦運作。

科技產品是趨勢,鍵盤教學已取代寫字教學。對幼童來說,打字的確比寫字容易。

Audrey van der Meer是挪威大學科學與科技學院的腦神經科學家,她研究腦部活動,以解讀人們的學習及行為。她指出:「挪威的一些學校已全面數位化。」當人腦已進化到會使用不同面向與外界互動時,她認為,幼童得學寫字,也要學打字。

如何解讀大腦活動

研究顯示,不管是用筆還是觸控筆,寫字比起打字更花腦力。因為,寫字會促使大腦更多區域活動,「給大腦更多勾起記憶的機會。」

要寫字,必須從記憶中把每個字的形狀叫出來,用手來操控筆,把字寫下來以後,要用眼睛去看每個字的形狀。以上這些動作,都須大腦不同區塊來運作。

這些過程都能啟發學習。如果只學打字,恐怕有害無益。

她同時指出,寫字可刺激視覺。比起盲目打字,要寫字做記錄時,會先思考什麼東西比較重要、值得記錄,遇到關鍵字,會加框、加箭頭,用小圖示來標註重要性。

手到心到

寫字是否能增強記憶、加強學習?這議題存在已久,新的研究結果,可以解答以下兩個問題:

1. 獲取新資訊時,寫字、打字、畫圖,哪個比較好?

2. 寫字跟畫圖記錄,大腦運作的過程是否相近?

共有12個成人跟12個七年級生參與這項實驗,這24位實驗者都會英文草寫。研究人員請每位實驗者使用觸控筆來寫字、畫圖,也使用鍵盤打字。過程中,每個人都會戴上裝有256個感應器的帽網。

256個感應器,記錄了腦波的電流活動,也就是所謂的腦電圖。記錄顯示,不管成人或是孩子,大腦各部位在人體進行某項工作時的活動情況,非常類似。

寫字會啟動大腦的記憶區塊,而打字並不會。畫畫跟寫字,還會啟動大腦的學習區塊,寫字甚至會啟動大腦的語言區塊。

當然,打字並不是壞事

研究的意義不是為了要抵制電子產品。事實上,在現代的學習場域,電腦和其他有鍵盤的電子產品,十分必要。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學生,像是手部殘疾的學生,鍵盤非常重要。不過,研究指出,寫字及畫畫,對年幼的學習者,好處多多。

研究結果建議:「論文用鍵盤打,上課筆記用手寫。」

手寫文字有很多潛在好處。愛荷華腦神經機構學者Joshua Weiner,專門研究如何形成大腦中的迴路,他注意到,在寫字跟打字時,大腦不同的區塊,會產生合作。

有些學生打字比寫字快。Joshua Weiner說,寫字速度較慢,反而會讓人思考得更多,也會增加記憶力、有助學習。簡而言之,寫字會引起比較多的大腦回應。

用寫字來學習,是一項緩慢的過程,而且需要更多的肢體技能,但有其益處。如果不讓大腦活動,也就無法開發腦部潛能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矮人研究生 的頭像
    小矮人研究生

    教養不思議實驗室

    小矮人研究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