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來源:enpoweringparents.com
原文網址:https://reurl.cc/mGNa8V
阿公阿嬤在家庭中扮演很特別的角色,他們可以「縱容」孫子,讓他們去吃冰淇淋、晚點上床睡覺。每個爸媽都希望阿公阿嬤會讓育兒之路輕鬆點;而阿公阿嬤則希望得到兒女的尊重,讓他們有「被需要」的感覺。
但理想跟現實,總是有差距。兩代教養會產生很多問題:爸媽教訓小孩時,阿公阿嬤會介入;因觀念不同產生爭執時,爸媽沒有把阿公阿嬤的感受列入考量。
「我覺得你這樣做比較好」這句話聽起來很不舒服,如果這樣的「建議」出自自己的爸媽、公婆、岳父岳母口中,就更像「批評」了。
以下11招能幫助父母跟阿公阿嬤釐清各自的角色跟職責,讓家庭關係更為和諧,不僅現在受用無窮,還能代代傳承下去!
1. 給爸媽:往好處想
覺得自己的教養方式嗎被冒犯了嗎?不如這樣告訴自己:阿公阿嬤也是出於好意。他們也許沒有察覺已經踩線,也不確定你想不想要這些建議。不如明白告訴他們,你需要的什麼樣的協助,讓他們覺得被接納、被需要,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重要的。
2. 給阿公阿嬤:別批評
這是第一守則!沒有人喜歡被評斷、被責怪。大部分的人都會不開心,然後啟動防禦機制。想想看,誰喜歡被身邊的人一天到晚批評?與其批評,不如想想該如何提供協助。把焦點放在正面回饋,對家庭關係有極大助益。
3. 給爸媽:好好處理踩線
覺得不舒服,就讓阿公阿嬤知道,他們踩線了。你可以這麼說:「謝謝你的建議,如果我需要協助,一定請教你。」或是「我知道你有不同看法,但如果你願意照我的方式做,我會很感激。」
讓阿公阿嬤覺得自己是有貢獻的,如果他們對你的教養或保育方式存疑,邀請他們一同出席你參與的座談會,或是一起到小兒科診所,聽聽醫生怎麼說。這麼一來,不但解決不同世代對於教養方式的衝突,他們也可以提問、從中得到解答,進而提供你更棒的協助。
想像一下,阿公阿嬤對小孩說:「你爸媽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」或「如果是我才不會這麼做呢!」或對爸媽說:「別管這麼嚴,讓孩子稍微喘口氣!」「我覺得你不該這麼做。」這些話真的很踩線,身為父母,你需要設定界線。
你可以這麼回答:「謝謝你的關心或憂慮,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」不過,同時也要告訴自己:「他們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孩子好。」
4. 給阿公阿嬤:被問再說
沒人喜歡不請自來的建議,特別是來自父母的建議,怎麼聽都像是批評。如果你尊重兒女,他們會主動來請教你的育兒建議,你就能分享人生智慧、展現影響力。
如果你真的無法閉嘴,至少先取得同意。記住,先跟自己的兒子或女兒談,別直接找女婿或媳婦,也別在孫子孫女面前談。運用智慧、抓準時機,最重要的是,千萬不要選邊站!不管多不滿,都要保持中立,別跟兒女碎嘴他們另一半的不是,別抱怨他們的另一半,也別對兒女說,你同情他們的另一半,這些話都很傷人。
5. 給阿公阿嬤:別當夾心餅乾
別讓自己夾在子女跟孫子女中間,當孫子孫女向你抱怨爸媽都不買東西給他、不讓他去朋友家過夜,試著用同理心來回答。別選邊站,或跟著他們一起批評爸媽的不是,否則情況只會愈來愈糟。
6. 給爸媽:支持你的另一半
出現兩代教養衝突時,一定要支持你的另一半。清楚明瞭告訴你自己的爸媽不能過度干涉。這需要技巧,別讓阿公阿嬤覺得自己不被需要、是家庭的負擔。跟他們好好溝通,告訴他們,有些線不能踩,同時讓他們覺得被尊重,也要適當的把教養功勞歸予他們。
如果妳先生覺得岳父岳母來小住的時間太長了,打擾了原本的家庭生活。雖然這是他的想法,但還是需要妳來當溝通橋梁,別直接在阿公阿嬤前起爭執,讓他們不舒服。你們夫妻倆要先達到共識,然後妳再跟自己的父母好好溝通。
7. 給阿公阿嬤:設定好自己的角色
捫心自問,你願意付出多少時間跟精力?雖然,很愛當保母的阿公阿嬤,大有人在。但很多人覺得,好不容易養大自己的小孩,不想年紀大了還要重來一遍。想好你願意跟不願意做的事,對子女開誠布公、誠實溝通,日後也比較不會傷感情。如果你住得近,你願意接送小孩嗎?你願意在很臨時的情況下來照看他們嗎?你願意出席他們的運動比賽嗎?太常有活動會不會打擾你?這些問題都要先想好。
8. 給爸媽:打開心結
你是不是把所有時間跟精力都放在工作上?現在就是改變的時刻。別把自己的心結歸罪於兩代教養問題。你覺得阿公阿嬤給的建議都像批評,是不是因為你對自己的教養方式很不安?好好溝通,請他們採用比較好的方式提出建議,不至讓你感到被批評、攻擊。
9. 給阿公阿嬤:別越界
提供適當的協助,但別下指導棋,別老是批評指教,才不會破壞你與兒女的親子關係。當祖父母是件樂事,你可以含飴弄孫,成為兒孫有智慧的人生導師。好好扮演關愛的保護者,讓自己成為兒孫最大的喜悅。
除了當祖父母,你應該還要有很多其他的興趣及目標,別讓兒孫有壓力,以為只有他們能讓你的人生完整、圓滿。
把期望拋諸腦後,別老惦記著事情該怎麼做、該有什麼結果。別讓不切實際的期望,阻礙你去享受、欣賞每件事的過程。與其盼著媳婦多邀請你參與他們的家庭活動,不如享受你已經受邀出席的每一刻。保持心胸開闊,讓子女願意與你交流,解決分歧。
10. 給阿公阿嬤:相信你的孩子
只要不會危及孫子女健康與安全,就放心讓兒女去當父母吧!就算你不同意他們的教養方式,還是要相信他們的能力。要記得,他們才是小孩的爸媽,過度干涉只會造成更多問題。時代不一樣了,以前你當父母的方式,現在也許行不通。如果想要得到最新的育兒資訊,你可以報名相關課程,或是跟小兒科醫師聊一聊。
就算再怎麼不情願,祖父母還是有些規範要遵守。除非已危及孫子女的健康安全,否則你還是要尊重孩子的爸媽。你當然可以保持好奇心,也可以問問題、談論教養觀念,但記得要「尊重」。你的角色不是在教導自己的孩子如何當父母,你的角色是祖父母,要懂得適可而止、懂得尊重別人的角色、懂得人我分際的界線。
無條件的去愛孫子女,當個樂於提供協助的祖父母,別讓你的孩子當父母當得很痛苦。偶爾搞砸了,也別太自責,對自己寬容點,沒有人是完美的,世上哪有一百分的阿公阿嬤呢?
11. 給爸媽跟阿公阿嬤:共同付出
這是最重要的一點,家人都是彼此需要、互相依賴的,家庭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及灌溉,不管你們住的遠或近,都要想辦法,成為彼此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