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來源:https://thelanguagenerds.com/
原文網址:https://reurl.cc/Er1qxR
會說一種語言以上的人很厲害,他們帶來的語言洞察力,讓世人有機會去思考並體驗世上不同的事物。近期有項研究指出,會說兩種語言的人,對時間有不同的感知概念。
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語言學家Panos Athanasopoulos及南非史德蘭波希大學及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語言學家Emanuel Bylund,在實驗心理學期刊發表一篇論文。他們指出:一般來說,能流利使用雙語的人,會對時間有不同的表述。因為,不同語言對於衡量時間的形容詞,有不同的方式。
大家都知道,語言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觀感,對時間的表述就是很好的例子。用英語跟瑞典語來舉例,這兩個語言在表述時間時,使用的是測量距離的形容詞,像是:短短的休息、長長的婚宴。而西班牙語跟希臘語,卻使用質量量詞來形容時間,比如說:小小的休息、大大的婚宴。
研究者發現,會說雙語的人,能在不同的時間表述型式中,根據語境流利切換。這樣的轉變,來自雙語人士是如何去體驗時間推移的過程。研究者也發現,不管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,雙語使用者在對話時都會切換兩種不同的語言,這就是所謂的「語碼轉換」。
研究者訪談了一群會說瑞典語跟西班牙語的雙語人士,實驗過程中,受試者得看著營幕上逐漸變長的線,以及被倒入液體的容器。受試者會聽到兩個不同的詞,一個是duración(西班牙語的「期間」)、一個是tid(瑞典語的「期間」)。
實驗結果很有趣:當受試者聽到duración(西班牙語的「期間」),他們的時間感知是質量式的,所以對營幕上逐漸變長的線無動於衷;當受試者聽到tid(瑞典語的「期間」),就會切換,把時間看作距離的單位而不是質量單位,所以對被倒入東西的容器沒有反應。
Athanasopoulos教授指出,當人們在學習新的語言時,會去適應以前沒有意識的知覺。雙語使用者可以不費力地、沒有意識地去切換對時間的不同感知。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,語言會滲入人類最基本的感官知覺,包括情緒、視覺感知,並影響以及這些東西的外在呈現,像是對時間的感知。
他補充道,會說雙語的人,思考會很彈性。證據也顯示,每天都切換使用不同的語言、來回思考,能幫助人們學習、執行多重任務,對心智健康也會有長期的助益。